
0人評分過此書
中醫與西醫的根本不同之處在于,中醫除了治療人的肉體,還治療人的精、氣、神。其精氣神部分,比如經絡穴位、五運六氣、五藏六腑,便是與西醫完全不同的概念,這些,第一是中醫“內證”的領域。《內證觀察筆記( 真圖本中醫解剖學綱目增訂本)》( 作者無名氏) 是一本從中醫視角談解剖的書,它甚至不僅僅是一本談人體奧秘的書,它所揭示的是人的生命與宇宙的交流的獨特方式和通道,生命的運行與大自然的神秘關聯。《內證觀察筆記( 真圖本中醫解剖學綱目增訂本)》以道教文化和知識為背景,將中醫的臟腑、經絡等放在人體生命與宇宙自然的關系中進行說解描畫,既有外在觀察,又有內在實證,必然會對專門的醫家,道家和中醫愛好者產生極大啟發。
-
講述者說
-
一、這本書寫什麼
-
二、內證
-
三、你是如何學習內證的?
-
四、內證和口傳心授的內容是什麼
-
五、內證的歷史特點
-
六、內證與當代科學技術
-
七、我是誰
-
八、我是用什麼世界觀來寫這本書的
-
九、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
十、手稿與客觀性
-
-
上編、內證漫談
-
卷一 尋找內證
-
一、內證不是技術
-
二、有和無
-
三、內證用的五眼
-
四、內證是什麼
-
五、劉力紅老師講的「內證實驗室」
-
六、《黃帝內經》與內證
-
七、小柴胡湯製造太極器官
-
-
卷二 中國古代的生命科學—性命之學
-
一、人類有兩條生命科學攀登路線
-
二、性命之學
-
三、什麼是性、什麼是命
-
四、人的生命構成
-
五、本自具足:性命的最基本特點
-
六、先天與後天
-
七、元神與識神
-
八、五德與五行
-
九、中醫與西醫的宇宙尺度
-
十、天、地、人
-
十一、天人合一
-
十二、大宇宙
-
十三、小宇宙
-
十四、吾心即宇宙
-
十五、祖宗的「質分析法」
-
十六、三分法:三界宇宙看伏羲
-
十七、三界宇宙
-
十八、三界宇宙與中醫和西醫
-
十九、質分析法與中華文明
-
-
卷三 大宇宙
-
一、天
-
二、斗母星宮
-
三、銀河系
-
四、三垣
-
五、七政
-
六、二十八星宿與四靈
-
-
卷四 活生生亮晶晶的陰陽
-
一、陰陽物質
-
二、三陰三陽
-
-
卷五 五運六氣和五行
-
一、遭遇五運六氣
-
二、五行
-
-
卷六 宇宙與疾病的遊戲
-
一、疾病之謎
-
二、耳垂皺紋與冠心病
-
三、還有誰在幫助你治病
-
-
卷七 中藥西藥的愛情
-
一、中藥為王
-
二、西藥
-
-
-
中編、神奇的太極器官與五藏
-
卷一 神奇系統
-
一、神奇系統
-
二、元神
-
三、三魂
-
四、七魄
-
五、五臟是五個存放寶物的倉庫
-
六、五臟收藏十寶
-
七、五氣
-
八、五神
-
九、象
-
十、象向我們提問:象器官
-
十一、和宇宙自然同步
-
-
卷二 太極器官
-
一、什麼是人體中的太極器官
-
二、古代的太極圖
-
三、銀河系、太陽系、二十八星宿和超大太極器官
-
四、三個丹田:人體中的主太極
-
五、穴位與暗竅太極器官
-
六、五藏六腑的太極器官
-
七、黑洞式太極器官
-
八、運動太極器官的功夫:太極拳
-
-
卷三 心藏—七十二候保駕的君王
-
卷四 肝藏—仗劍馭龍兩忠義
-
一、內數與外數
-
二、肝生於左
-
-
卷五 脾藏—吞月吐金育萬物
-
卷六 肺藏—唱徹雲天盡純潔
-
一、肺藏於右
-
二、肺開竅於鼻
-
-
卷七 腎藏—通達宇宙的生命之門
-
命門觀察
-
-
-
下編、十二正經觀察
-
卷一 經絡和穴位
-
一、經絡管道
-
二、經絡中的太極器官—穴位
-
-
卷二 三焦經觀察
-
一、讓人目瞪口呆的三焦經
-
二、為什麼叫手少陽三焦經
-
三、關於三焦的劃分
-
四、三焦的有名無形與歸屬性質
-
五、三焦與胰腺
-
六、三焦經的功能
-
七、手少陽三焦經觀察—三焦與胰腺
-
-
卷三 膽經觀察
-
一、十一臟皆取决於膽
-
二、膽的老闆是誰
-
三、膽經觀察一
-
四、膽經觀察二
-
-
卷四 肝經觀察
-
卷五 肺經觀察
-
一、肺經觀察一
-
二、肺經觀察二
-
-
卷六 大腸經觀察
-
卷七 胃經觀察
-
一、胃經觀察一
-
二、胃經觀察二
-
-
卷八 脾經觀察
-
卷九 心經觀察
-
卷十 小腸經觀察
-
卷十一 膀胱經觀察
-
卷十二 腎經觀察
-
卷十三 心包經觀察
-
- 後記
-
附錄
-
紀念龍子仲先生
-
內證,就是身心不斷淨化的過程—繁體字版序/劉力紅
-
內證漫談—《問道》雜誌對話《內證觀察筆記》作者
-
救命、續命:現代人的當務之急—繁體字版前言
-
中醫的十大秘密
-
編輯手記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6140/AP.9789865663841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