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2006年中國報紙閱讀文化圓桌會議票選十大好書
◎2006年中國十大人氣、社科圖書榜第四名
◎淋漓描寫梨園往事的暢銷文學經典,2007年遭中國當局查禁
◎余英時 封面題字/艾未未 封面繪圖
章詒和自小愛看戲,常和父親章伯鈞、母親李健生,一起去戲院看戲。舞台上的名角兒又唱又作,載歌載舞滿場飛,手掏翎子,露出雪白的雙臂……太美了。這些名角,反串青衣旦角無論身段、唱腔、作功等等,除了與生俱來的天賦還有紮紮實實的功底。
「過去看戲是享受,是歡樂。而如今所有的文化都是消費,一方面是生活走向,一方面是藝術消亡。」章詒和語重心長地感嘆。每每回憶如煙往事,常常泫然欲泣。在被電視小螢幕取代的消費時代浪潮的席捲下,這些伶人曲藝多已凋零式微。
這本書是寫給不看戲的人看的,章詒和著墨在於人,而非藝。這些藝人久歷世故,多少帶著一點勢力,但他們又都能在衣食勞碌之中,存留一份真情。這也是最可貴的地方。
章詒和的文字筆力萬鈞,情感真摯動人,有時冷冽,有時熱情,隨著她的敘說,每個人物鮮明彷彿歷歷在前。
◎2006年中國十大人氣、社科圖書榜第四名
◎淋漓描寫梨園往事的暢銷文學經典,2007年遭中國當局查禁
◎余英時 封面題字/艾未未 封面繪圖
章詒和自小愛看戲,常和父親章伯鈞、母親李健生,一起去戲院看戲。舞台上的名角兒又唱又作,載歌載舞滿場飛,手掏翎子,露出雪白的雙臂……太美了。這些名角,反串青衣旦角無論身段、唱腔、作功等等,除了與生俱來的天賦還有紮紮實實的功底。
「過去看戲是享受,是歡樂。而如今所有的文化都是消費,一方面是生活走向,一方面是藝術消亡。」章詒和語重心長地感嘆。每每回憶如煙往事,常常泫然欲泣。在被電視小螢幕取代的消費時代浪潮的席捲下,這些伶人曲藝多已凋零式微。
這本書是寫給不看戲的人看的,章詒和著墨在於人,而非藝。這些藝人久歷世故,多少帶著一點勢力,但他們又都能在衣食勞碌之中,存留一份真情。這也是最可貴的地方。
章詒和的文字筆力萬鈞,情感真摯動人,有時冷冽,有時熱情,隨著她的敘說,每個人物鮮明彷彿歷歷在前。
- 新版序
- 導讀伶人皆往事 二○一二年五月牛津版序
- 世運乎?文運乎?吾命乎?──我和《伶人往事》 二○○七年增訂本序
- 自序
- 一陣風,留下了千古絕唱—馬連良往事
- 盡大江東去,餘情還繞—尚小雲往事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楊寶忠往事
- 可萌綠,亦可枯黃—言慧珠往事
- 空餘一縷餘香在此—奚嘯伯往事
- 留連,批風抹月四十年—葉盛蘭往事
- 梨園一葉—葉盛長往事
- 細雨連芳草,都被他帶將春去了—程硯秋往事
- 附錄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