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還原魯迅作為現代「人」的基本形象,揭示魯迅「為了人生」的所思所慮所痛所求,魯迅的奇異的文學世界和藝術趣味,作者以流暢生動的文筆勾勒魯迅的人生和創造活動,在大陸中國的「造神」與臺灣戒嚴時期的「造魔」之外,給我們不一樣的魯迅,不一樣的?述和思考。
- 引子 / 為了現代的人生─魯迅文學的重要基點
-
導論 / 魯迅:20 世紀中國文化之「結」
-
現代中國的「兩極牽掛」
-
「結」:魯迅的自我體認
-
魯迅:20 世紀中國文化之「結」
-
-
第一章 / 人生痛感的恢復
-
「知識份子」
-
「痛感」與失落了的「痛感」
-
從「穿透」人生的幻象開始
-
-
第二章 / 日本體驗與「人」的建設
-
「走異路,逃異地」與「別樣的人們」
-
日本:複雜的生存體驗
-
立人:創造性的思考
-
-
第三章 / 五四:吶喊與彷徨
-
從《新生》到S 會館
-
在「吶喊」與「彷徨」之間
-
「多聲部」人生的藝術選擇
-
-
第四章 / 夕拾的「野草」與「朝花」
-
「在沙漠中」
-
《野草》:人生感觸的詩性述說
-
《朝花夕拾》:休息與溝通
-
-
第五章 / 「匕首」與「投槍」
-
從文明批評到體制反抗
-
中國文學中的魯迅雜文
-
本章附錄 魯迅、梁實秋論爭新議─關於那段歷史的讀書札記
-
-
第六章 / 「新」編的「故」事
-
為人生:一條的基本線索
-
〈補天〉、〈鑄劍〉與〈奔月〉
-
〈非攻〉與〈理水〉
-
〈採薇〉、〈出關〉與〈起死〉
-
-
第七章 / 「敲邊鼓」的睿智
-
理性與對話
-
與初期白話新詩的差別
-
魯迅的新詩批評:一個估價
-
歷史批判與現實觀照
-
-
第八章 / 魯迅舊體詩歌
-
魯迅的舊體詩
-
主題之一:社會批評
-
主題之二:生存的思考
-
魯迅舊體詩的藝術貢獻
-
- 尾聲 / 最後的糾纏與最後的意志
- 後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