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拆哪!北京!臺灣媽媽的北漂驚奇
從四面八方湧入、無數到北京尋找機會的異鄉客,沒有北京戶籍,沒有財力買房,漂泊不定,離家千里,卻占據北京半數以上人口──北漂族。
這是一部北漂母子的故事,也是臺灣媽媽的驚奇所見。
北京,貴為六朝古都,擁有世上最長、最筆直的城市中軸線,左倚太廟、右端社稷。從萬里長城到紫禁城,從前門箭樓到南鑼鼓巷,我們承襲了相近的語言與文化,看似溝通無礙實則困難重重。即使不問政治、不講歷史,單單只是「生活」在北京,都能深深體會到一座海峽,兩個世界。
深秋時的北京,氣溫降至零度。雙清路的一端是高級名車出入的高科技商業區,另一端是北京最大的垃圾回收中心。想租間小房落腳,得先付十萬臺幣,大門上還鑲了裡外裝反的貓眼;叫計程車得先看司機臉色,上了車還得跟行人搶道。肯德基裡的燒餅、油條和豆漿騰騰冒煙,吃完晃一圈回家,客廳已被仲介隔成邊間。
北京的希望小學裡除了希望,什麼也沒有;挖煤工人除了陰暗危險的地底深處,哪裡也沒去過。男人們在這裡若非拚爹靠爸攀關係,就是死活掙扎求戶口;女人們發現自己寧願坐在BMW裡哭,也不願坐在單車後笑。即使是幽幽燕園裡坐擁四季奇景的未名湖、典雅端莊的博雅塔,還是館藏亞洲大學之首的北大圖書館,都不如校園裡那革命發源地的三角牆來得有故事。
也許我們都被臺灣寵壞了,也許我們都看不到高薪、高位與高消費力的背後,還有多少不容忽視、剪不斷理還亂的歷史糾結。也許我們必須先看見北京,才終能發現如今的臺灣,是從哪一個歷史的分叉點上,走到了今天。
這是一部北漂母子的故事,也是臺灣媽媽的驚奇所見。
北京,貴為六朝古都,擁有世上最長、最筆直的城市中軸線,左倚太廟、右端社稷。從萬里長城到紫禁城,從前門箭樓到南鑼鼓巷,我們承襲了相近的語言與文化,看似溝通無礙實則困難重重。即使不問政治、不講歷史,單單只是「生活」在北京,都能深深體會到一座海峽,兩個世界。
深秋時的北京,氣溫降至零度。雙清路的一端是高級名車出入的高科技商業區,另一端是北京最大的垃圾回收中心。想租間小房落腳,得先付十萬臺幣,大門上還鑲了裡外裝反的貓眼;叫計程車得先看司機臉色,上了車還得跟行人搶道。肯德基裡的燒餅、油條和豆漿騰騰冒煙,吃完晃一圈回家,客廳已被仲介隔成邊間。
北京的希望小學裡除了希望,什麼也沒有;挖煤工人除了陰暗危險的地底深處,哪裡也沒去過。男人們在這裡若非拚爹靠爸攀關係,就是死活掙扎求戶口;女人們發現自己寧願坐在BMW裡哭,也不願坐在單車後笑。即使是幽幽燕園裡坐擁四季奇景的未名湖、典雅端莊的博雅塔,還是館藏亞洲大學之首的北大圖書館,都不如校園裡那革命發源地的三角牆來得有故事。
也許我們都被臺灣寵壞了,也許我們都看不到高薪、高位與高消費力的背後,還有多少不容忽視、剪不斷理還亂的歷史糾結。也許我們必須先看見北京,才終能發現如今的臺灣,是從哪一個歷史的分叉點上,走到了今天。
- 推薦序 看見不一樣的北京/管中祥
- 推薦序 從中國看見臺灣/盧郁佳
- 作者序 我看北京
-
北京居大不易
-
一條馬路,兩個世界
-
只為那一方地
-
人比鬼更恐怖
-
同為北漂族
-
城市的臉色
-
遇見張君雅小妹妹
-
肯德基如何成為家鄉雞?
-
皇城根下的尋常人
-
姐姐,來教我們念書吧!
-
血暖氣
-
-
拆哪北京
-
在中國找門路
-
七九八藝術中心
-
那個糧票的年代
-
老舍茶館
-
內聯陞的祕密客戶本
-
茫茫塞外,長城之巔
-
如此親愛,才好!
-
女生節
-
-
那些看不懂的事
-
純真鴨血與不純真的年代
-
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
-
院長是誰?噓,這是祕密
-
無處不在的槍文化
-
併桌
-
寧在寶馬裡哭,不在單車後笑
-
就為一個戶口
-
昔日農民今日工
-
-
那些燕園的人與事
-
離北大最近的距離
-
好樣的!北大少年
-
我的美國文學教授
-
新東方與東方教育
-
一代才女趙蘿蕤
-
徵婚,限北大醜男一名
-
革命,從三角牆開始
-
-
附錄 大陸常用語非官方辭典
-
【圖樣圖森破】
-
【2B和SB】
-
【拚爹】
-
【靠譜】
-
【打醬油】
-
【給力】
-
【河蟹】
-
【坑爹】
-
【屌絲】
-
【淘寶體/元芳體/後宮甄嬛體】
-
- 後 記 愛臺灣,那是一定要的啦!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