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說文解字義證析論
桂馥,清.山東曲阜人,與段玉裁、王筠、朱駿聲並稱為「《說文》四大家」。桂氏一生最偉大而又高質量之學術著作是《說文解字義證》。此書除大量引用書證辨解字義,對《說文》所收之篆體、古籀、重文均有精細而深入之闡析;於文字之構形、組合、隸楷之筆法,乃至字詞之音義關係,亦有相當精闢獨到之分析論證,是研究《說文》學、古文字學及傳統語言學的重要讀本。
本書由兩個研究重心構成:一是分析桂氏全書的內容,包括其編寫情況、體例編排、闡釋系統、說解理據與表述方式;另一是論述此書之學術成就與缺失,及其與段、王、朱三家之《說文》研究比較。
本書主要通過對《說文解字義證》的系統分析與比較論述,向讀者闡述這位清代《說文》專家的研究心得,是研究《說文》學、古文字學及傳統語言學的重要讀本。
本書由兩個研究重心構成:一是分析桂氏全書的內容,包括其編寫情況、體例編排、闡釋系統、說解理據與表述方式;另一是論述此書之學術成就與缺失,及其與段、王、朱三家之《說文》研究比較。
本書主要通過對《說文解字義證》的系統分析與比較論述,向讀者闡述這位清代《說文》專家的研究心得,是研究《說文》學、古文字學及傳統語言學的重要讀本。
- 贈詩/陳汝柏
- 序言/王寧教授
- 前言
- 第一章 緒論
-
第二章 《說文解字義證》的編寫
-
一、作者桂馥
-
二、編寫原則
-
三、成書過程
-
四、本書版本
-
五、立論依據
-
(一)根據文獻資料考究字形、字音、字義
-
(二)徵引專家學者之說
-
(三)驗證於生活語言材料及個人見聞
-
-
-
第三章 《說文解字義證》的編排體例
-
一、先說許篆
-
二、後譯許語
-
三、辨證古文
-
四、案語立說
-
五、增補遺文
-
-
第四章 《說文解字義證》的闡釋體系
-
一、<附錄>部分
-
二、<附說>部分
-
(一)析形釋義
-
(二)逐句疏解
-
(三)訂正訛誤
-
(四)徵引文獻
-
(五)比勘互證
-
(六)說明句讀
-
-
-
第五章 《說文解字義證》的說解理據與方式
-
一、字形說解理據
-
(一)說明釋形條例
-
(二)訂正字形訓解
-
(三)徵引金石佐說
-
(四)辨明古文、籀文、篆、隸各體變化
-
(五)闡釋「重文」、「俗、或、省」諸體
-
(六)辨析古今字
-
(七)訂正訛字
-
(八)分析文字構形、構意
-
-
二、字義說解理據
-
(一)說明本義
-
(二)闡釋字義假借
-
(三)分析字義引申
-
(四)說解一字兩義
-
(五)闡明多重義項
-
(六)辨析詞義範圍
-
(七)論證詞義分工
-
(八)以聲訓說解字義
-
-
三、字音說解理據
-
(一)以「反切」說字
-
(二)說解「讀若」音義
-
(三)闡釋「亦聲」音義關係
-
(四)辨識「省聲」
-
(五)分析「聲符」與文字之音義關係
-
(六)以「雙聲」、「疊韻」,同韻部說字
-
(七)以「古音」論說音義
-
(八)闡釋文字「音隨形變」
-
(九)引用其他注音方式說解
-
-
-
第六章 《說文解字義證》的成就與缺失
-
一、成就
-
(一)疏解許語、翔實有據
-
(二)辨析構形、融會貫通
-
(三)闡釋字體、一絲不苟
-
(四)引證深入、層次井然
-
(五)校勘審慎、補訂認真
-
(六)蒐羅他說、方便後學
-
(七)互證仔細、通達清楚
-
(八)說明體例、淺近簡要
-
-
二、缺失
-
(一)立論保守、拘牽許說
-
(二)引述過多、批評較少
-
(三)體系單一、用語籠統
-
(四)取材繁雜、欠缺剪裁
-
(五)辨解亦聲、理論不穩
-
-
-
第七章 《義證》與段、王、朱三家的《說文》研究比較
-
一、引證博大、鋪述客觀:為研讀《段注》的重要對照讀本
-
(一)關於補訂許語方面
-
(二)關於許語句讀方面
-
(三)關於字義分析方面
-
-
二、研究深邃、觀察細緻:對王筠研究《說文》的深遠啟發
-
(一)觀文之說
-
(二)徵引金文
-
(三)重文研究
-
(四)分別文、累增字
-
(五)俗體、或體、省體
-
(六)許語句讀
-
(七)材料引用
-
-
三、辨解細入、考證翔實:與朱駿聲闡析《說文》字義訓解的關連
-
(一)朱書「聲訓」說解字義,有與《義證》所說同源
-
(二)朱書所說假借詞義,有與《義證》所說基本上相同
-
(三)朱說有相同於《義證》之考證基礎而加以發揮
-
(四)朱說所用材料有與《義證》相近,而論說則比桂說精簡扼要
-
(五)朱書所釋「別義」之引用材料,有與《義證》之說解相同
-
(六)朱書所說許篆於經典之借字,《義證》亦有詳考
-
-
-
第八章 總結
-
附錄
-
一、檢字表(一)
-
檢字表(二)
-
檢字表(三)
-
檢字表(四)
-
檢字表(五)
-
-
二、桂馥生平及《說文解字議證》刊行簡表
-
- 參考文獻
- 後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