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鹿港丁家大宅因貴為「進士第」而深受地方人士重視。以建築格局來看,鹿港丁家大宅前頭為三間相連的店屋,內部合為一座標準合院,是鹿港長條街屋的特例,更是少見的三坎五落兩過水的大宅,為鹿港極力維護的縣定古蹟;而丁家的興衰歷史更是可貴的鹿港史見證。──李昭容
鹿港丁家為回族後代,其家族發展史可視為鹿港史的縮影,其興起、中挫到再興,更表現出家族堅韌的生命力。
鹿港丁家開台祖丁樸實(1763 ~ 1843)定居鹿港後,投資聞名全台的船頭行「丁協源」商號,後再投資糖行及雜貨商行,於同、光年間達極盛顛峰。
光緒年間,鹿港丁家漸由商業之家蛻變為書香世家,丁醴澄(1846 ~ 1886)為同治舉人、光緒殿試三甲,是丁家功名最高者。乙未割台(1895)丁家全族遷回晉江陳埭,待台灣抗日事弭,光緒二十二年(1896)後才陸續返台,但此時新舊協源皆毀。日治時期,「新協源」以讀書致仕,並與鹿港辜家及基隆顏家聯姻,造就再興的局面。
本書以時間為縱軸,以地域為橫軸,了解丁家自中國開基祖、開台祖、清代至日治時期於鹿港的發展狀況,不僅有詳細的歷史史料、丁家族譜與鹿港丁家大宅的建築格局,更有丁家人物傳記,可說是研究鹿港丁家最全面也最齊備的書籍。
鹿港丁家為回族後代,其家族發展史可視為鹿港史的縮影,其興起、中挫到再興,更表現出家族堅韌的生命力。
鹿港丁家開台祖丁樸實(1763 ~ 1843)定居鹿港後,投資聞名全台的船頭行「丁協源」商號,後再投資糖行及雜貨商行,於同、光年間達極盛顛峰。
光緒年間,鹿港丁家漸由商業之家蛻變為書香世家,丁醴澄(1846 ~ 1886)為同治舉人、光緒殿試三甲,是丁家功名最高者。乙未割台(1895)丁家全族遷回晉江陳埭,待台灣抗日事弭,光緒二十二年(1896)後才陸續返台,但此時新舊協源皆毀。日治時期,「新協源」以讀書致仕,並與鹿港辜家及基隆顏家聯姻,造就再興的局面。
本書以時間為縱軸,以地域為橫軸,了解丁家自中國開基祖、開台祖、清代至日治時期於鹿港的發展狀況,不僅有詳細的歷史史料、丁家族譜與鹿港丁家大宅的建築格局,更有丁家人物傳記,可說是研究鹿港丁家最全面也最齊備的書籍。
- 【叢書序】啟動彰化學──共同完成大夢想╱林明德
- 【推薦序】傳播鹿港文化的據點──丁家大宅╱丁禎祥
- 【作者序】丁家大宅與鹿港發展史╱李昭容
- 第一章 緒 論
-
第二章 鹿港丁家之來源
-
第一節 陳埭丁氏之源流與發展
-
一、陳埭丁氏之源流
-
二、陳埭丁氏之發展
-
-
第二節 陳埭丁氏之移居台灣
-
-
第三章 清代鹿港丁家之發展
-
第一節 「丁協源」之創立
-
第二節 「丁協源」於地方之發展
-
一、官宦之家的產生
-
二、丁醴澄的社會參與
-
三、「丁協源」於地方活動的參與
-
-
第三節 丁家之鬮分與風水擇葬
-
一、「丁協源」之鬮分
-
二、丁家的風水擇葬
-
-
-
第四章 乙未割台與丁家的發展
-
第一節 割台後的鹿港及丁家的對應
-
第二節 丁家生員及其他諸子的情形
-
一、丁家生員的際遇
-
二、其餘諸子之情形
-
-
第三節 書房的設置與漢文教育的沿續
-
第四節 鹿港文人的結社與丁家的參與
-
一、丁家與鹿港文人之結社
-
二、丁式周與櫟社
-
-
-
第五章 日治時期丁家之再興──以新協源六房為例
-
第一節 新協源的再起
-
一、丁家女性的貢獻
-
二、陳虛谷與丁家的關係
-
-
第二節 丁瑞圖參與的鹿港地方事務
-
一、生平簡介
-
二、丁瑞圖與文化協會
-
三、丁瑞圖的社會與經濟活動
-
-
第三節 丁瑞彬與殖民體制的合作
-
一、生平簡介
-
二、丁瑞彬與皇民化時期的捐獻
-
-
第四節 丁瑞魚、丁韻仙與殖民體制的衝突
-
一、丁瑞魚的生平及其抗日事件
-
二、丁韻仙的彰女事件
-
-
第五節 丁瑞乾、丁瑞雲參與的鹿港地方教育
-
一、丁瑞乾生平簡介
-
二、丁瑞雲生平簡介
-
-
第六節 丁瑞鉠的向外發展
-
一、生平簡介
-
二、丁瑞鉠與丁家、鹿港之關聯
-
-
- 第六章 結 論
-
附錄
-
附錄一:丁家私家史料
-
附錄二:口訪記錄一覽表
-
附錄三:金長興天公會會員歷年捐金名細及值年爐主表
-
附錄四:〈孝子純良公派下長房鬮書〉
-
附錄五:丁瑞圖於《台灣民報》之特設五問回答
-
附錄六:丁家族譜
-
附錄七:霧峰林家與鹿港的經濟及婚姻關係
-
附錄八:丁家大事年表
-
- 參考文獻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