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我們的歌是青春的火燄:一個八〇後臺灣青年的自我批判與反省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648076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2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序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許介鱗
  • 序二 不一般的思索,不一般的見識/吳國禎
  • 序三 欣見長江後浪推前浪/王曉波
  • 序四 春天是屬於我們的/陳福裕
  • 輯 一 反省與批判
    • 被遺忘的祖先影子
    • 郭冠英事件是個虛假議題
    • 台灣長老教會打著宗教旗號,行台獨分裂之實
    • 「台灣人的電視台」不懂台灣史
    • 睜開左眼,重新看待中國
    • 當中華民國失去「中國」內涵
    • 問題是中華民國已經失去中國的內涵
    • 〔附錄〕團結維護中華民國,別自我矮化/戴瑞明
    • 中評論壇:台灣青年眼中的兩岸關係
    • 論台灣青年世代的民族意識
    • 中華文化不應成為兩岸對抗的戰場
    • 消失中的「中國」
    • 是「普世價值」,還是「西式價值」?
    • 大陸學者眼中的「民主」
    • 兩岸交流下應該認識的台灣民主
    • 譴責惡意的操弄、栽贓與抹黑
    • 是正義,還是歧視?
    • 對的事,就應該繼續做
    • 「黑心」的背後
    • 當台灣只剩下「中國,不意外」……
    • 虛假的茉莉花
    • 台灣的唯「美」主義
    • 揮之不去的「文明分斷論」陰霾
    • 我們需要友善的兩岸交流環境
    • 友善從相互尊重做起
    • 野草莓之我見
    • 江啟臣當回歸憲政原則
    •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 沒有藍綠,也沒有統獨
    • 保衛釣魚台.釣魚台問題應寫入教科書
    • 自毀國格的外交部與教育部
    • 香港回歸15年的紛擾與糾葛
    • 真正的復辟派御用學者正在現形
    • 雙英對決
    • 為兩岸和平協議努力
    • 我七年級,我支持馬英九
    • 選舉結束,兩岸和平發展之路不能停止
  • 輯 二 歷史與人物
    • 南京七十年
    • 只有「台灣人民史觀」,而無「統獨史觀」
    • 光復初期台灣人的《義勇軍進行曲》記憶
    • 對日抗戰是中國人民的勝利
    • 在台灣重新發現孫中山
    • 「中山先生雖死,中山主義決不死」
    • 「台灣人明白地是中華民族」
    • 一個蔣渭水,各自表述
    • 藍制服背後的光榮
    • 林憲:低調的愛國者
    • 「死不悔改的統一派」
    • 與李雙澤《少年中國》的邂逅
    • 參加「1970年代保釣運動文獻編印與解讀國際論壇」的觀察與相關想法
    • 雙戰的突破與歷史的接榫
    • 紀念海外保釣運動40周年
    • 「尋找風雷」
    • 《尋找風雷》新書發表會發言稿
  • 輯 三 書評與報導
    • 中國誰也不想領導,中國只想領導自己
    • 沒有改變,何來進步?
    • 從入戲的觀眾到捲起袖管的導演
    • 為光復台灣而研究
    • 《海峽》弱冠.任重道遠
    • 賀《犇報》周歲
    • 「台灣意識」不等於「台獨」
    • 台灣在上海世博會
    • 紀念保釣運動40周年研討會報導
    • 釣魚台是我們的!
    • 「讓十三億中國人能讀到他的作品」
    • 高中歷史課綱烽火錄
  • 輯 四 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 「台灣人眼中的辛亥革命」詩文選
    • 後記 我們的歌是青春的火燄/張方遠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