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從頭到腳健身法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623854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2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以我之心,調我之氣,強我之體,祛我之病。」
—曲黎敏

從傳統功法找健康 現代養生簡易速效指南
養生靠自己 健康不求人

◎中醫智慧+中國傳統健身術=養生奧祕
養生專家曲老師將中醫智慧和傳統健身術相結合,明白指出中國傳統健身術,具有極好的養生保健作用,並且無需場地、器材、簡便易行,達到延緩衰老、開發智力,具有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效用。

◎傳統健身養生祛病法
一看就懂‧一學就會‧安全有效‧簡單易行
把健康寄託給醫師是軟弱的,真正的健康,是源於自我對本性的覺悟。中醫講「治未病」、重養生,利用轉頭、擺尾、伸爪、曲膝、下腰等生活化的功法,根除難纏的文明病。

作者簡介:

曲黎敏
●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北京天人醫易中醫藥研究院院長
●《名家論壇》專家
●清華大學特邀顧問

曲黎敏老師有深厚的國學素養,精通中國文字學、傳統中醫學、西方人類學。
多年來,在大學主講課程:
「中醫文化」、「周易與中醫學」、「道家思想研究」、「中國文化經典導讀」
還致力傳統醫道的公開推廣,經常受邀到各大機構演講。曲老師的演講舉重若輕、深入淺出、生動活潑,讓聽眾既能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智慧與玄妙,又能學到切實好用的養生智慧,實現對自身生命切實的人文關懷。

  • 【作者序】從頭到腳都健康/養生保健靠自己 曲黎敏
  • 引子-傳統健身的中醫智慧/健身術和中醫相結合,簡單有效
    • 1力與勁:中西方健身較高下
      • 西方體能訓練,只「練」不「養」
      • 中國傳統健身,既「煉」又「養」
      • 【養生智慧帖】
      • 「劍指」力量從何而來?
      • 健身氣功動作:利用「經脈」形成巧勁
    • 2 富人勤「按摩」,窮人練「導引」
      • 貴婦的養生大法—「美人拳」
      • 不花錢的養生鍛鍊─「導引術」
      • 【養生智慧帖】
      • 為何「按摩」雖好,但不要過分依賴?
  • 第一章 傳統健身術的養生之道/傳統健身法,大多來自人的本能
    • 1 「導引術」是源自生活的智慧
      • 導引術源起—宣導氣血、祛除水濕的舞蹈
      • 健身功法出自人類的本能
      • 【養生智慧帖】
      • 為何「伸懶腰」可舒展三焦?
    • 2 傳統健身精髓:性命雙修
      • 「修行」應從何著手?
      • 【曲老師觀點】修行應從「修命」著手
      • 古人為何不易得憂鬱症?
      • 主張先「修命」的好處
      • 【養生智慧帖】
      • 現代人修行,為何要從「修命」開始?
    • 3 將傳統健身生活化
      • 筋長1寸,壽延10年
      • 傳統健身術3大功效
      • 【曲老師生活實例】簡單的養生法-搓澡
      • 如何將健身生活化?
      • 【養生智慧帖】
      • 為何「抱拳」可以養生保健?
    • 4 傳統健身術的奧義
      • 隱含在傳統健身術中的文化底蘊
      • 【曲老師生活實例】
      • 銀髮族要享受人生,少管瑣事
      • 隱含在傳統健身術中的宗教內涵
      • 天底下最好的藥是「自我鍛鍊」
      • 【養生智慧帖】
      • 現代人如何成﹁仙﹂ ?
    • 5 傳統健身3要素
      • 調身─鬆、靜、自然
      • 【曲老師談穴位】氣機樞轉的3大養生穴
      • 調息─升降開合、按摩臟腑
      • 【養生智慧帖】
      • 肺活量大活得久?
      • 調心─抱一守一
      • 【曲老師生活實例】
      • 為何女人老愛問「你會永遠愛我嗎」?
  • 第二章 不可不知的練功養生之道/練功要留意時間、地點、體能狀況及禁忌
    • 1 傳統健身祕訣大公開
      • 站樁祕訣①放鬆「八虛」
      • 站樁祕訣②百會對會陰
      • 【曲老師抗老講堂】站樁、蹲馬步可回春?
      • 站樁祕訣③肩井對湧泉
      • 站樁祕訣④守五竅三關
      • 【養生智慧帖】
      • 如何讓站樁發揮最佳功效?
    • 2 認識4大經典養生氣功
      • 易筋經─剛柔並濟,有效舒展筋骨
      • 五禽戲─身體的全方位運動
      • 【曲老師生活實例】從出汗看出健康情形
      • 六字訣─調動人體內氣的平衡
      • 八段錦─平衡陰陽的華麗功法
      • 【養生智慧帖】
      • 健身氣功一定要學會完整一套功法嗎?
      • 練功前後注意事項
    • 3 練功前:活絡關節,輸布氣血
      • 【曲老師生活實例】經常練功,有利無害?
      • 練功後:拍打全身,把汗擦乾
      • 【養生智慧帖】
      • 收功後,為何要及時把汗擦乾?
    • 4 習練健身氣功的禁忌
      • 練功的禁忌
      • 哪些人不宜練功?
      • 【曲老師生活實例】如何根治現代文明病?
      • 6招將健身生活化
  • 第三章 從頭到腳鍛鍊法/鍛鍊身體要從頭到腳,缺一不可
    • 1 頭、臉部鍛鍊法
      • 叩齒搓臉:固腎養顏
      • 抬頭挺胸:向頸椎病說「不」
      • 掉尾勢:益腎壯陽
      • 【曲老師談疾病】
      • 以「掉尾勢」治僵直性脊椎炎
      • 【養生智慧帖】
      • 從抬頭高低看健康
    • 2 頸椎、耳部鍛鍊法
      • 扭轉頸部:緩解頸肩不適
      • 搓揉脖子:預防高血壓
      • 心腎相交法:預防耳疾
      • 【曲老師談疾病】耳鳴的原因
      • 九鬼拔馬刀勢:腰、頸、肩不再痠痛
      • 摘星換斗勢:有效治落枕
      • 猿提:有效活絡肩頸
      • 五勞七傷往後瞧:抗憂鬱、養內臟
      • 【曲老師談飲食】吃得越好,身體越差?
      • 【曲老師談養生】如何宣洩情緒,保健康?
    • 3 肩背部鍛鍊法
      • 張開兩臂左右轉:防治肝病
      • 按揉「缺盆穴」:防治感冒
      • 鍛鍊「膏肓穴」:除一身之疾
      • 倒拽九牛尾勢:強健心肺功能
      • 出爪亮翅勢:鍛鍊心肺,改善呼吸
      • 搖頭擺尾去心火:收斂心火
      • 【曲老師談醫理】
      • 不上火的祕密:腎水心火相平衡
      • 【養生智慧帖】
      • 如何去「火」 ?
    • 4 胸腹部鍛鍊法
      • 雙臂上舉:舒胃氣,健脾胃
      • 兩手托天理三焦:預防癌症
      • 【曲老師抗老講堂】
      • 人體衰老和「橫膈膜」有關?
      • 調理脾胃須單舉:調理脾胃
      • 【曲老師談疾病】認識6大傷肝惡行
      • 臥虎撲食勢:打通任脈
      • 【曲老師養生講堂】
      • 「不孕症」和任脈不通有關
      • 天姿法:提升性功能
      • 熊運式:強健脾胃
      • 鳥伸式:增加肺活量
    • 5 手部鍛鍊法
      • 5指隱含的「健康密碼」
      • 虎爪:常保青春魅力
      • 握固法:強化肝功能
      • 【曲老師談養生】握力和長壽相關?
      • 左右開弓似射鵰:強心肺之氣
      • 【曲老師養生講堂】
      • 撿東西時彎腰好還是蹲下好?
      • 【養生智慧帖】
      • 活動手指也能達到養生目的?
    • 6 腰部鍛鍊法
      • 站如松,坐如鐘:避免腰痛
      • 左右扭轉:解肝鬱
      • 兩手攀足固腎腰:防治腰椎間盤突出
      • 鹿抵式:強腰補腎,強健筋骨
      • 青龍探爪勢:鍛鍊肝臟,強壯腰脊
      • 【曲老師文化講堂】何謂「青龍探爪」?
      • 【養生智慧帖】
      • 如何減少脊椎負擔、預防腰痛?
    • 7 腿部鍛鍊法
      • 拉筋拍打:保養經絡,美化雙腿
      • 【曲老師拍打講堂】
      • 早晨拍「陽經」,晚上拍「陰經」
      • 盤腿打坐也能養生?
      • 三盤落地勢:鍛鍊腿力,強腰固腎
      • 攢拳怒目增氣力:強肝養腎有偏方
      • 【養生智慧帖】
      • 經常打坐可以補腦?
    • 8 腳部鍛鍊法
      • 雙腳和健康的關係
      • 背後七顛百病消:強健脊椎,暢通氣血
      • 【養生智慧帖】
      • 為什麼傳統健身術叫﹁氣功﹂ ?
  • 【附錄】健身氣功法功效速查表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