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杜保瑞,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何照清,聯合大學華語文學系副教授。
林建德,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
林朝成,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林義正,臺灣大學哲學系榮退教授。
林鎮國,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
邱敏捷,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教授。
洪嘉琳,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耿 晴,政治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陳平坤,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陳嘉璟,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
蔡耀明,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劉嘉誠,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
趙東明,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嚴瑋泓,東海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 序
- 作者簡介
-
祝壽散文
-
惠我良多──感恩楊惠南老師 劉嘉誠
-
飛越在理性與感性之上──向楊惠南教授致敬 陳嘉璟
-
楊柳春風,詩文皇皇──為詩皇楊風賀壽 林建德
-
往事煙雲──我所認識的楊惠南老師 陳平坤
-
-
學術論文
-
論《阿含經》中「無常即苦」之命題 洪嘉琳
-
龍樹與休姆對有神論的批判之比較研究 劉嘉誠
-
從《中論》的對反詞組析探其思維理路 林建德
-
「迦羅」(Kāla)或「三摩耶」(Samaya)?──以「時間」議題論《大智度論》批判實在論的哲學問題 嚴瑋泓
-
邏輯或解經學──初期大乘瑜伽行派「四種道理」理論性格之探究 林鎮國
-
在解脫學脈絡下的佛身論──以《攝大乘論》為中心之探討 耿晴
-
僧肇〈不真空論〉的實相哲學 陳平坤
-
《壇經》研究方法的反省與拓展──從《壇經》的版本考證談起 何照清
-
從《瑜伽論記》析論〈真實義品〉「離言自性」 的語言哲學及對「說一切有部」語言觀的批判 趙東明
-
華嚴宗形上學命題的知識意義 杜保瑞
-
儒理與禪法的合流──以大慧宗杲思想為中心的考察 林義正
-
自然與自性──論北宋自然禪偈中的時空感知及其作用 陳嘉璟
-
巴壺天對「禪公案」的詮釋 邱敏捷
-
佛教走向土地倫理──「人間淨土」的省思 林朝成
-
佛教禪修做為心身安頓──以基礎觀念與關鍵概念為線索 蔡耀明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6140/AP.9789866286575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