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100個倫理思想故事,開拓我們的視野和深度與豐富我們的生命內容,並藉此重新回到人的本質並找回追尋幸福的基本方向。
倫理學又稱道德哲學,是以哲學方法研究道德的一門學問,更是一門做人的學問,所以每個人都需要懂一點倫理學。
了解倫理學,也就是在親近道德,也是對人類情感最深切的表達。
很多人覺得倫理學很遙遠,其實它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因為道德是我們每個人都逃不開也避不掉的存在,雖然它看不見摸不著,卻實實在在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規定並指導著我們每一個人的行為。
道德是人類心目中至高的嚮導,是人類最高貴的情感,是「人民的國家中一種推動的樞紐」。
倫理學又稱道德哲學,是以哲學方法研究道德的一門學問,更是一門做人的學問,所以每個人都需要懂一點倫理學。
了解倫理學,也就是在親近道德,也是對人類情感最深切的表達。
很多人覺得倫理學很遙遠,其實它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因為道德是我們每個人都逃不開也避不掉的存在,雖然它看不見摸不著,卻實實在在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規定並指導著我們每一個人的行為。
道德是人類心目中至高的嚮導,是人類最高貴的情感,是「人民的國家中一種推動的樞紐」。
-
上篇 倫理學的起源和歷史沿革
-
靈魂的不朽-畢達哥拉斯派
-
精神的助產士-蘇格拉底派
-
理想國-柏拉圖派
-
城邦的存在-亞里斯多德派
-
個人的覺醒-斯多葛主義
-
享樂生活-伊壁鳩魯派
-
靈魂學說-新柏拉圖主義
-
基督是唯一的力量-基督教神學
-
上帝之國-教父哲學
-
神學的最後光芒-經院哲學
-
信仰之光-神秘主義
-
「地心說」與「日心說」的戰爭-異端哲學
-
無條理的自然-人文主義倫理
-
加爾文獨裁-宗教改革的倫理思想
-
君主論-政治倫理學
-
休謨的最後一課-英國經驗主義倫理學
-
被尊重的猶太異教徒-歐陸理性主義倫理學
-
老實人-法國啟蒙派倫理學
-
規則生活中的自由思想-德國學院派倫理學
-
邊沁的監獄-英國功利主義倫理學
-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英國進化論倫理學
-
西南學派-德國新康德主義倫理學
-
絕對與自我-新黑格爾主義倫理學
-
瘋狂的太陽-非理性主義倫理學
-
人之初,性本善-孔子的仁愛觀
-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孟子的性善論
-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荀子的性惡論
-
道法自然-道家倫理觀
-
兼愛非攻-墨家倫理觀
-
黃老無為而治-漢唐倫理學說
-
存天理,滅人欲-宋明理學
-
-
中篇 倫理學發展與成熟的新階段
-
苦守寒窯十八載-元倫理學
-
思想界的浮士德-現象倫理學
-
美國的實用主義-實用主義倫理學
-
高老頭-情感主義倫理學
-
道林·格雷的畫像-存在主義倫理學
-
安提戈涅-精神分析倫理學
-
不食磋來之食-人格主義倫理學
-
完整人道主義-新湯瑪斯主義倫理學
-
現代神學的誕生-新正教派倫理學
-
圖爾敏模式-語言分析倫理學
-
飢餓的醜聞-人本主義倫理學
-
莎樂美-新行為主義心理倫理學
-
軌道上的小孩-直覺主義倫理學
-
元倫理學的開創者-價值論直覺主義
-
南宋的覆亡-普里查德的義務論直覺主義
-
托爾斯泰的失敗與偉大-羅斯的溫和義務論直覺主義
-
基督山的復仇-羅素的道德情感論
-
希特勒的夢魘-絕對情感主義
-
分離派會館-維也納學派
-
尾生抱柱-卡爾納普的極端情感論
-
歐也妮·葛朗台-史蒂文生的溫和情感論
-
元倫理學的終結-黑爾的「普遍規定主義」
-
鄭人買履-規範倫理學
-
晉商的誠信觀-理性利己主義
-
巨人的花園-心理利己主義
-
夜鶯與玫瑰-倫理利己主義
-
愛斯基摩人殺女嬰-行動功利主義
-
傷仲永-否定性功利主義
-
商鞅變法-極端功利主義
-
大鬧天宮-規則功利主義
-
究竟是不是錢的問題-多元論規則功利主義
-
一夜與一生-描述倫理學
-
二十四孝-美德倫理學
-
向神父告解-應用倫理學
-
複製的爭議-生物倫理學
-
屠殺類人猿-環境倫理學
-
血色海灣-生態倫理學
-
挽救生命的謀殺-醫學倫理學
-
希波克拉底誓言-職業倫理學
-
手指的魔力-教育倫理學
-
為國獻身-性倫理學
-
第一駭客-電腦倫理學
-
威尼斯商人-經濟倫理學
-
墮胎與犯罪率-人口倫理學
-
信任推銷員的老人-商業倫理學
-
「挑戰者號」的失敗-工程倫理學
-
-
下篇 倫理學的基礎理論和分析方法
-
丁龍講座-道德
-
復活-良心
-
臉上的烙印-名譽
-
舉賢不避親-公正與公平
-
汽水的味道-幸福
-
伍子胥的復仇-仁慈
-
跑不掉的螃蟹-慾望
-
無法長大的孩子-尊嚴
-
埋兒奉母-倫理行為事實
-
父親的屍體-文化相對主義
-
鄭伯克段于鄢-行動與忽略
-
蘇東坡與佛印-道德價值
-
冒險轉移-集體責任
-
牛虻-必然論
-
臨時抱佛腳-功利論
-
浮士德-德行論
-
殺雞儆猴-效果論
-
安樂死-道義論
-
猴子與香蕉-契約論
-
悲慘世界-決疑論
-
王莽謙恭未篡時-歷史分析法
-
朝三暮四-演繹與歸納
-
羅素與挑夫-觀察和實驗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