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系教師群,從2004年起聯合發展、執行了一項實驗性的社區實作課群教學方案。這個教學方案設計了一套整合型課群,以社區工作為學習主軸,同時搭配資源開發與運用、方案設計與評估、研究方法、志工管理等課程。 一方面打破傳統的分科教學模式,改由羅國英、闕漢中、賴兩陽和張菁芬四位老師聯合設計及授課,另方面也嘗試採用「作中學」,參照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模式並結合實地實習課程,讓學生實際進入社區發展服務方案,整個計畫的實施歷時將近五年。本著作《社區實作教學設計概要-以東吳大學社工系「社區實作課群」為例》,乃該實驗性教學方案五年來經驗積累的結晶,是社會工作界非常獨特的著作,很值得關心社會工作教育革新及實作課程發展者的參考。
- 作者序
-
第壹篇 教學理念
-
第一章 問題導向/專案導向教學模式
-
一、理念與預設
-
二、基本操作原則
-
三、啟動PBL:具體工作項目
-
四、參考書目
-
-
第二章 課群規劃綜觀
-
一、教育理念與課程設計策略
-
二、學習活動與教學目標規劃
-
三、預設學習內容與進程
-
四、各學期實際學習活動設計
-
五、學生閱讀資料
-
-
-
第貳篇 教學設計
-
第三章 進入社區的準備與接觸社區
-
一、設計背景
-
二、理論信念
-
三、教學目標
-
四、教學策略與活動
-
五、指定作業分項說明
-
六、教學議題討論
-
-
第四章 社會資源開發與運用
-
一、理念與預設
-
二、教學目標
-
三、教學策略
-
四、相關學習活動及指定作業說明
-
五、學習評量
-
六、參考書目
-
-
第五章 社區需求評估
-
一、設計背景
-
二、理論信念
-
三、教學目標
-
四、教學活動
-
五、教學策略議題
-
六、參考書目
-
-
第六章 方案設計與執行
-
一、理念與預設
-
二、教學目標
-
三、教學策略
-
四、指定作業及相關學習活動說明
-
五、學習評量
-
六、參考書目
-
-
第七章 研究方法與方案評估
-
一、理念與預設
-
二、教學目標與內容大綱
-
三、教學策略
-
四、指定作業及相關學習活動說明
-
五、學習評量
-
-
-
第參篇 教學議題
-
第八章 社區關係的建立與維持
-
一、設計背景
-
二、理論信念
-
三、教學目標
-
四、教學質略與活動
-
五、教學議題討論
-
-
第九章 團體發展:合作與衝突
-
一、設計背景
-
二、理論信念
-
三、教學目標
-
四、教學活動
-
五、成果驗收
-
六、教學策略議題
-
七、參考書目
-
-
-
附錄
-
附錄一:尋解能力的自我評定量表
-
附錄二:學生學習成果的評量
-
附錄三:PBL評量準則
-
附錄四:社區體驗學習單
-
附錄五:第一灰紙筆測驗內容(第1 屆第二學期末; take-home)
-
附錄六:第一次紙筆測驗內容(第2屆第二學期末; take-home)
-
附錄七:第二次紙筆測驗內容(第1 屆第三學期末; open-book)
-
附錄八:第二次紙筆測驗內容(第三學期末,兩屆題目類似; open-book)
-
附錄九:第1屆第四學期期中實作測驗規劃書
-
附錄十:第2屆第四學期期中實作測驗
-
附錄十一:論文或書面報告引述規範
-
附錄十二:研究的主要工作項目
-
附錄十三:研究計畫的評量準則(研究計畫撰寫要點)
-
附錄十四:社區資源聯絡簿
-
附錄十五:賀卡參考內容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