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失眠可以自療
為什麼我會睡不好?是不是一天一定要睡八小時?還是睡不著可以喝點酒來助眠?以上有許多關於睡眠的迷思,影響著我們睡眠品質的好壞。好好睡專家政大心理系楊建銘教授,從認知行為療法,幫你打破睡眠迷思,讓你從此不再為失眠所苦。除了改變睡眠觀念外,楊教授也教你11種好睡技巧,從好眠基本功:調整不良睡眠衛生習慣做起,還教你刺激控制法,睡眠限制法、認知重建、煩惱控制技巧等,讓你夜夜都能安心入睡。
建立正確睡眠觀念,學習好眠技巧,楊老師還要教你認識身體睡眠機制,來瞭解失眠的成因。並介紹睡眠的病理機制,從腦中的「恆定系統」、「生理時鐘」、「覺醒系統」三個主要控制睡眠的機制,探討神經心理及行為兩方面失眠的成因。
過去,我們都以為解決嚴重失眠唯一的方法,就是吃安眠藥,但是,現在醫生告訴你,丟掉安眠藥,靠著改變認知與想法,也能睡得好。
建立正確睡眠觀念,學習好眠技巧,楊老師還要教你認識身體睡眠機制,來瞭解失眠的成因。並介紹睡眠的病理機制,從腦中的「恆定系統」、「生理時鐘」、「覺醒系統」三個主要控制睡眠的機制,探討神經心理及行為兩方面失眠的成因。
過去,我們都以為解決嚴重失眠唯一的方法,就是吃安眠藥,但是,現在醫生告訴你,丟掉安眠藥,靠著改變認知與想法,也能睡得好。
- 推薦序★失眠治療首重認知行為治療
- 推薦序★認知行為治療將成趨勢
- 作者序★找回失落的自然睡眠韻律
-
第一章 失眠10大迷思停、看、聽
-
迷思1:我們每天需要八小時睡眠
-
迷思2:我今天沒睡好,明天狀況會很糟
-
迷思3:睡不著時,躺著也是休息
-
迷思4:十一點前要上床,配合肝臟排毒時間
-
迷思5:喝酒是有效的助眠方式
-
迷思6:晚上沒睡好,白天可以多喝咖啡提神
-
迷思7:平日睡不夠,可利用週末補眠
-
迷思8:保持寢室完全無光,能夠幫助睡得好
-
迷思9:吃安眠藥,必然會戒不掉
-
迷思10:睡不好是因為寢具不夠好
-
-
第二章 2眠間的差距-睡眠與失眠
-
睡眠是什麼?-你一生1/3時間的故事
-
失眠是什麼?-是誰偷走了你的睡眠?
-
-
第三章 12個不藥而癒的真實故事
-
型1:過度焦慮型
-
型2:生理時鐘延遲型
-
型3:藥物依賴型
-
型4:追求完美型
-
型5:睡眠習慣不佳型
-
型6:與床關係太複雜型
-
型7:輪班工作型
-
型8:慮病型
-
型9:宅男宅女型
-
型10:環境干擾型
-
型11:更年期型
-
型12:退休型
-
-
第四章 11好睡技巧,向失眠說拜拜
-
好眠基本功:調整不良睡眠衛生習慣
-
刺激控制法:管理睡眠連結
-
睡眠限制法:先求質,再求量
-
認知重建:做正面思考的主人
-
煩惱控制技巧:轉移注意力
-
時間治療法:延後上床時間
-
光照治療法:讓生理時鐘往前或往後
-
減藥策略:漸進不躁進
-
放鬆訓練1:腹式呼吸法
-
放鬆訓練2:漸進式肌肉放鬆法
-
放鬆訓練3:想像法(冥想法)
-
-
第五章 求助專業要知道的事
-
四種常見睡眠異常症狀
-
睡眠中心求診知多少
-
原發性失眠的治療
-
結語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