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原來,愛孩子是這麼單純的一件事,
就用全然的誠意,把自己勝任的事,好好帶他們做一回,
然後用欣賞的眼光,用耐心的期待,展望他們的未來。
孩子的認真與天真,同樣都令人愛憐。我們的教養任務,就是保存這樣的本性。每個好大人都可以透過許多小事,為孩子詮釋生命的美好,在他們的心靈裡留下幸福的感覺。
我很贊成「情境教育」的主張,於是試著以「小廚師」活動來投射我對教育的熱情,並以此印證孩子需要家庭的關懷。我就像在當一個生活的主人,以工作邀約孩子與我品嚐生活;我所掛念的,是自己能不能展現幸福的總總面貌給孩子?那些感覺包含:
我很歡迎你與我一起工作。
我想教你做出比你自己想像更難的作品,因為我知道你一定可以。
我不怕麻煩但你不要緊張,因為我會等你一下。
我一點都不在乎這份影響夠不夠大,每一次從幾個孩子身上所激盪出的生命熱情以及領略到的希望,已經使我感到滿足。愛是需要學習與努力的,只要有一個孩子長大後能記得與我們靜靜工作時的愉快,那就是我投資給幸福所得到最豐厚的報酬。
這個活動一直能持續做下去的場地是「家庭」,能不斷給予機會的也只有「父母」。我願它是一場愛的接力,從我手中傳到你的家庭裡。如果家家都有「小廚師」,每對親子之間應該會有更向心的家庭愛,每個孩子也將會有更完整的生活力。——蔡穎卿
關於本書
餐桌雖然只是一方木頭或其他質地形塑的圍坐空間,但在餐桌的活動中,一個人的思考方式與價值觀很容易就顯露而出。餐桌文化絕非只是口腹之間豐盛與美味的問題,它或許可以被視為最見微知著的教養顯示。
2009年2月,蔡穎卿展開了一項生活教養計畫——「小廚師」活動,藉由餐飲工作的練習場,讓孩子從備料、烹調、點菜、上餐到買單,擔任一天的小廚師,希望幫助孩子習得烹飪實作、美食的知識、時間感與自己對餐廳文化的貢獻,真實體驗工作的意義與價值,也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方法。
每次的小廚師活動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生活劇場,不同的孩子表現出不同的特質,不同的事件投射出不同的思考;蔡穎卿把這些小廚師的工作身影與歷程,以及從中獲得的教養啟思,化為溫柔流動的影像與文字記錄,提醒父母好好照顧自己的孩子,陪伴他們一步步地發現自己、肯定自己、美好自己。
第一部分〈愛的接力〉,將「小廚師」一年半來的帶領活動日記整理成27篇有主題的分享,期待父母不只視其為一場活動的觀察,也能找到與孩子相處時,適合每一個家庭的同工方式。
第二部分〈美的實作〉,則是以寫給孩子的角度,一方面呈現小廚師的現場料理紀實,一方面設計各種讓孩子感受小小樂趣的食譜實作,分享其中的知識、操作方法與趣味。只要父母願意協助孩子,在家裡一樣能創作這樣的喜悅,共同探索生活的輕盈美感、體會認真投入工作的快樂。
【我的幸福投資——關於小廚師的美好分享】
◎實作是一條路,一條通往真正教養的路。在同工之中,我親眼目睹被信任的孩子因此更了解自己的能力,信任交託與能幹成長於是形成最美好的循環。
◎因為注意孩子的反應,我一觀察出他們聽不懂我的話時,馬上就改變另一種說法來增加了解的可能。我盡量避免使用同樣的說法,只靠著增加口氣的力度來達成溝通。
◎這是我當母親與教學時永遠掛在心上的準則:真主意不能假商量;不是選擇就不要用問句。假的民主只會引起沒有邏輯的言辭辯論,沒有道理支持的訴求,氣勢雖大卻很空洞。
◎如果我想出口稱讚一個孩子,一定會說出為什麼他受我欣賞的具體事實或行為。有比讚美更重要的事,是不要隨便詆毀、批評、強硬插手,或以善意與心急搶奪任何學習的機會。
◎當孩子出錯時,讓他們完整地了解處理的方法並親自整頓,是更好的選擇。我相信成人帶領孩子面對錯誤的穩靜態度,能慢慢累積成他們將來引以為參考的判斷根基。
◎如果我們都把語言留給最有用的分享,而不是用來做耳提面命的反覆告誡,相信學與教的人都會有更多的空間,並能從穩靜的思考中找出對自己有益的觸發與分享。
◎我把公平當做一種愉快的心情來自我要求,只求自己的情感出發時都相同,而不是用刻意的行為來彌補不公平或昭彰公平的決定。一旦緊張自己公不公平,一定很難做到公平。
◎孩子實在有天生包容、彼此接納的美好性情。我常忘情看著他們專心一致地提攜合作,教的人一片真心,學的人一片誠意。我也因而更了解孩子的潛力,童心善意確實是世界的珍寶。
◎只要激起孩子對眼前工作的挑戰熱情,他們都能看到自己的執著與能幹。我並不擔心孩子的能力不夠,他們能做多難,關鍵常在於我們願意給多少機會。
幸福絕非是一種叮嚀,而是一種傳達與展示。除了自己好好工作、好好生活,緊抓住生活的各種介面,用最簡單的形式表達愛與關懷,我想不出有任何的方法,可以培育出一個熱情的孩子。
就用全然的誠意,把自己勝任的事,好好帶他們做一回,
然後用欣賞的眼光,用耐心的期待,展望他們的未來。
孩子的認真與天真,同樣都令人愛憐。我們的教養任務,就是保存這樣的本性。每個好大人都可以透過許多小事,為孩子詮釋生命的美好,在他們的心靈裡留下幸福的感覺。
我很贊成「情境教育」的主張,於是試著以「小廚師」活動來投射我對教育的熱情,並以此印證孩子需要家庭的關懷。我就像在當一個生活的主人,以工作邀約孩子與我品嚐生活;我所掛念的,是自己能不能展現幸福的總總面貌給孩子?那些感覺包含:
我很歡迎你與我一起工作。
我想教你做出比你自己想像更難的作品,因為我知道你一定可以。
我不怕麻煩但你不要緊張,因為我會等你一下。
我一點都不在乎這份影響夠不夠大,每一次從幾個孩子身上所激盪出的生命熱情以及領略到的希望,已經使我感到滿足。愛是需要學習與努力的,只要有一個孩子長大後能記得與我們靜靜工作時的愉快,那就是我投資給幸福所得到最豐厚的報酬。
這個活動一直能持續做下去的場地是「家庭」,能不斷給予機會的也只有「父母」。我願它是一場愛的接力,從我手中傳到你的家庭裡。如果家家都有「小廚師」,每對親子之間應該會有更向心的家庭愛,每個孩子也將會有更完整的生活力。——蔡穎卿
關於本書
餐桌雖然只是一方木頭或其他質地形塑的圍坐空間,但在餐桌的活動中,一個人的思考方式與價值觀很容易就顯露而出。餐桌文化絕非只是口腹之間豐盛與美味的問題,它或許可以被視為最見微知著的教養顯示。
2009年2月,蔡穎卿展開了一項生活教養計畫——「小廚師」活動,藉由餐飲工作的練習場,讓孩子從備料、烹調、點菜、上餐到買單,擔任一天的小廚師,希望幫助孩子習得烹飪實作、美食的知識、時間感與自己對餐廳文化的貢獻,真實體驗工作的意義與價值,也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方法。
每次的小廚師活動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生活劇場,不同的孩子表現出不同的特質,不同的事件投射出不同的思考;蔡穎卿把這些小廚師的工作身影與歷程,以及從中獲得的教養啟思,化為溫柔流動的影像與文字記錄,提醒父母好好照顧自己的孩子,陪伴他們一步步地發現自己、肯定自己、美好自己。
第一部分〈愛的接力〉,將「小廚師」一年半來的帶領活動日記整理成27篇有主題的分享,期待父母不只視其為一場活動的觀察,也能找到與孩子相處時,適合每一個家庭的同工方式。
第二部分〈美的實作〉,則是以寫給孩子的角度,一方面呈現小廚師的現場料理紀實,一方面設計各種讓孩子感受小小樂趣的食譜實作,分享其中的知識、操作方法與趣味。只要父母願意協助孩子,在家裡一樣能創作這樣的喜悅,共同探索生活的輕盈美感、體會認真投入工作的快樂。
【我的幸福投資——關於小廚師的美好分享】
◎實作是一條路,一條通往真正教養的路。在同工之中,我親眼目睹被信任的孩子因此更了解自己的能力,信任交託與能幹成長於是形成最美好的循環。
◎因為注意孩子的反應,我一觀察出他們聽不懂我的話時,馬上就改變另一種說法來增加了解的可能。我盡量避免使用同樣的說法,只靠著增加口氣的力度來達成溝通。
◎這是我當母親與教學時永遠掛在心上的準則:真主意不能假商量;不是選擇就不要用問句。假的民主只會引起沒有邏輯的言辭辯論,沒有道理支持的訴求,氣勢雖大卻很空洞。
◎如果我想出口稱讚一個孩子,一定會說出為什麼他受我欣賞的具體事實或行為。有比讚美更重要的事,是不要隨便詆毀、批評、強硬插手,或以善意與心急搶奪任何學習的機會。
◎當孩子出錯時,讓他們完整地了解處理的方法並親自整頓,是更好的選擇。我相信成人帶領孩子面對錯誤的穩靜態度,能慢慢累積成他們將來引以為參考的判斷根基。
◎如果我們都把語言留給最有用的分享,而不是用來做耳提面命的反覆告誡,相信學與教的人都會有更多的空間,並能從穩靜的思考中找出對自己有益的觸發與分享。
◎我把公平當做一種愉快的心情來自我要求,只求自己的情感出發時都相同,而不是用刻意的行為來彌補不公平或昭彰公平的決定。一旦緊張自己公不公平,一定很難做到公平。
◎孩子實在有天生包容、彼此接納的美好性情。我常忘情看著他們專心一致地提攜合作,教的人一片真心,學的人一片誠意。我也因而更了解孩子的潛力,童心善意確實是世界的珍寶。
◎只要激起孩子對眼前工作的挑戰熱情,他們都能看到自己的執著與能幹。我並不擔心孩子的能力不夠,他們能做多難,關鍵常在於我們願意給多少機會。
幸福絕非是一種叮嚀,而是一種傳達與展示。除了自己好好工作、好好生活,緊抓住生活的各種介面,用最簡單的形式表達愛與關懷,我想不出有任何的方法,可以培育出一個熱情的孩子。
- 〔推薦序〕讓心中感動的漣漪擴大 鍾惠蘋
- 〔自 序〕好好照顧自己的孩子 蔡穎卿
- 〔自 序〕致本書攝影者—我的先生Eric
-
愛的接力
-
緣起
-
了解
-
反應
-
真主意不假商量
-
選擇
-
來!我們來…
-
好好回應
-
好玩
-
小老師,好架勢
-
啟動思考的能力
-
自信的本質
-
責備與安慰之間
-
馬麗亞卡拉絲的啟發
-
判若兩人
-
公平
-
秩序
-
安全
-
沒有跟不上的孩子
-
跟進
-
大與小
-
教育的成本
-
孩子的心懷
-
老吾老,幼吾幼
-
相親推薦書
-
幸福
-
童言童語
-
種種可愛
-
-
美的實作
-
看看小廚師怎麼做
-
【實作分享1】:做菜就像蓋房子一樣
-
【實作分享2】靜靜聽,認真看,專心做
-
【實作分享3】:用擺盤為主菜加分
-
【實作分享4】:甜點與快樂
-
【實作分享5】:責任、辛苦與好吃
-
-
來!我們也來試試看
-
搖出來的魔術:手工奶油
-
嘴甜心也甜的禮物:棒棒糖
-
夏天的好朋友:水果冰沙
-
甜美的分享:焦糖烤布丁
-
為家人做早餐:白煮蛋
-
想要,就動手做:蛋杯
-
不會「遺忘」的味道:蛋白糖
-
漂亮的好「手」藝:甜薯茶巾絞
-
最特別的禮盒:馬鈴薯沙拉
-
神氣的小元寶:包水餃
-
西方麵疙瘩:馬鈴薯餃
-
發揮你的好創意:蔬菜派
-
享受拉絲的樂趣:披薩
-
在餐桌上環遊世界:小旗子
-
把食物變得更美麗:紙環
-
-
- 〔後記〕謝謝我同工的伙伴們
- 〔附錄〕我的幸福投資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