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全書14個遊戲理論均以有趣的謎題作為開端,由簡單到複雜,由理論到現實,透過在不同領域下的決策和競賽等事例,來了解已知事實的個人決策,而去決定更重要的決定。
-
序言 人人的博弈論
-
誰應該學習博弈論
-
關於策略的選擇智慧
-
不同類型的博弈
-
思考樂趣與邏輯致勝
-
-
一 囚徒困境:理性決策與不理想的結局
-
1 囚徒的選擇
-
2 兩個聰明人的麻煩
-
3 改變收益值:菸草商的意外救贖
-
4 「囚徒困境」的正面效用
-
5 自私與利他
-
-
二 「重複囚徒困境」:合作爲什麽是可能的
-
1 未來預期與策略選擇
-
2 「重複囚徒困境」競賽
-
3 「一報還一報」的偉大勝利
-
4 總想著贏,結果便會是輸
-
5 背叛的潛在風險
-
6 報怨,也要報德
-
7 過分聰明可能事與願違
-
8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
9 如何避免陷入「冤冤相報」的循環
-
-
三 囚徒·智豬·納許均衡:博弈中必然存在的「理性解」
-
1 博弈中的「極小極大原理」
-
2 尋找自己的優勢策略
-
3 「智豬博弈」:當對手有優勢策略時
-
4 小豬的優勢策略
-
5 「當家不鬧事」
-
6 追求最佳,避免最差
-
7 博弈的均衡―納許均衡
-
8 「警察與小偷」:混合策略均衡
-
-
四 「膽小鬼」博弈:所謂「危機」-理性和不理性的悖論
-
1 不良少年的危險遊戲
-
2 「理性人」的瘋狂之舉
-
3 「亡命徒」策略
-
4 古巴導彈危機
-
5 臨界點在何處
-
6 「玩火者策略」:怎樣讓威脅變得可信
-
7 比策略更重要的因素
-
8 世界為什麼沒有變成瘋人院
-
9 贏得「膽小鬼」博弈
-
-
五 上校賽局:兵法與博弈原理
-
1 上校賽局
-
2 戰爭兵法與蘭徹斯特定律
-
3 分散敵軍,各個擊破
-
4 防守還是進攻
-
5 攻城博弈
-
6 公平還是不公平
-
-
六 「拍賣陷阱」:博弈的支付問題
-
1 成本是什麼
-
2 神祕的沉沒成本
-
3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錢」
-
4 成本決定成敗
-
5 美元拍賣博弈
-
6 「走向深淵」
-
7 嚴格限定條件下的推理法則
-
8 騎虎難下的核武威嚇
-
-
七 「檸檬市場」與資訊博弈
-
1 「虛張聲勢」
-
2 知己知彼與出其不意
-
3 上當的古董商和所羅門王斷案
-
4 破解「檸檬市場」
-
5 「信用印章」
-
-
八 「交換錢包」博弈:策略選擇中的邏輯悖論
-
1 選擇的悖論
-
2 別人的錢包總是更誘人
-
3 資訊與理性
-
4 換還是不換
-
5 邏輯中隱藏的陷阱
-
6 「獎懲分明」
-
7 「不虞現象」
-
-
九 「酒吧問題」與觀衆選美:混沌現象中的決策
-
1 「長線」與「短線」
-
2 酒吧問題
-
3 無法預測的「蝴蝶效應」
-
4 選股與選美
-
5 股市裡的混沌
-
-
十 分蛋糕博弈:如何透過制度安排促進公平與合作
-
1 從「孔融讓梨」說起
-
2 當道德遭遇自私
-
3 「看不見的手」如何增進社會福利
-
4 「分蛋糕博弈」
-
5 公平是博弈的結果
-
6 蛋糕和木桶
-
-
十一 「一人一票」:阿羅「不可能」定理與選舉陷阱
-
1 阿羅「不可能」定理
-
2 民主是一種自相矛盾
-
3 各種投票制度的利弊
-
4 複選制的悖論
-
5 效能與民意
-
6 既然如此,為什麼民主仍然是好的
-
-
十二 柏拉圖效率與邊際效用
-
1 「獵人博弈」的柏拉圖優勢
-
2 「大家好,才是真好」
-
3 為什麼「重農抑商」
-
4 公平Vs效率
-
5 有道理的不平等
-
-
十三 「搭便車」博弈:公共物品的供給難局
-
1 「志願者困境」與「圍捕牡鹿」
-
2 「搭便車」帶來的大問題
-
3 協調者和管理者
-
4 「好人好報」:如何促進道德建設
-
-
十四 「聰明」還是「自作聰明」-博弈論的三個缺陷
-
1 博弈論:「經典」還是「時髦」
-
2 「核武戰爭的優勢策略」
-
3 「科學」還是「偽科學」
-
4 偏好問題:麥琪的禮物
-
5 理性的困境
-
6 非理性還是理性
-
7 博弈論的功能和限制
-
- 結語 誰是聰明人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