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壹、法條依據
-
1. 有關新型專利技術報告之法規依據為何?
-
2. 為何要申請新型專利技術報告?
-
3. 關於專利法第103條中所述及的相關條文內容為何?
-
-
貳、新型專利技術報告之製作與發明專利實體審查之比較
-
4. 製作新型專利技術報告的比對著重那些事項
-
5. 新型專利技術報告之製作與發明專利之實體審查有何差異?
-
-
參、製作新型專利技術報告的步驟
-
6. 審查人員如何著手製作新型專利技術報告?
-
7. 新型專利技術報告中比對結果賦予之代碼,其分別代表什麼意義?
-
8. 審查人員如何處理新型專利技術報告之寄送及其先前技術文獻?
-
9. 審查人員如何處理新型專利技術報告通知說明?
-
-
肆、製作新型專利技術報告應注意事項
-
10. 審查人員如何比對請求項之基準日?
-
11. 審查人員對於新型專利案之新穎性喪失例外事項如何處理?
-
12. 審查人員在製作新型專利技術報告中,不予處理之事項有那些?
-
13. 審查人員如何完整比對申請專利範園?
-
14. 審查人員於製作新型專利技術報告中,若有更正案時如何處理?
-
15. 新型專利技術報告申請人若主動提供資料,審查人員如何處理?
-
16. 新型專利技術報告是否可以申請面詢?
-
17. 審查人員對於先前技術資料範園如何進行調查?
-
18. 審查人員對於先前技術資料範圍之調查無法為有效調查或調查中止時如何處理?
-
19. 對於新型專利技術報告比對之判斷基準為何?
-
20. 對於新型專利技術報告進行欠缺新穎性等要件比對原則為何?
-
-
伍、新型專利技術報告之撰寫
-
21. 新型專利技術報告包括有那些欄位?
-
22. 新型專利技術報告需由審查人員具名?
-
23. 審查人員如何撰寫「先前技術資料範圍」國內外專利文獻?
-
24. 審查人員如何設定「先前技術資料範圍」調查技術領域或國際專利分類?
-
25. 審查人員如何設定「先前技術資料範圍」國內外專利文獻「期間」?
-
26. 審查人員如何撰寫「先前技術資料範圍」刊物及其他?
-
27. 審查人員於申請專利範圍逐項比對後,比對結果代碼如何賦予?
-
28. 審查人員於申請專利範圍逐項比對後,引用文獻如何記載?
-
-
〈附錄〉
-
1. 新型專利技術報告(空白例稿)
-
2. 新型專利技術報告記載案例1
-
3. 新型專利技術報告記載案例2
-
4. 新型專利技術報告記載案例3【因請求項之記載不明確,而無法完整進行的新穎性要件之比對時(需設定前提來製作技術報告之情況)。簡略式】
-
5. 新型專利技術報告記載案例4【記載極不明確時或調查困難時。簡略式】
-
6. 新型專利技術報告記載案例5【另有更正案未審結時。簡略式】
-
7. 新型專利技術報告記載案例6(更正案已審結時。簡略式)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