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國際法與近代中日台灣事件外交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648026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2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自 序
  • 緒 論
  • 第一章 台灣番界史地變遷
    • 第一節 番界地域的形成
      • 一、番界地域出現的緣由
      • 二、硬物隔離措施
      • 三、隔不斷的番界地域
    • 第二節 番界地域的收縮
      • 一、三層族群分佈
      • 二、番界的最後確定-土牛界溝的挑築
      • 三、隘番制度的建立
      • 四、東海岸的禁入
    • 第三節 番界地域解禁的萌芽
      • 一、界外私墾與社會動亂
      • 二、林爽文起義
      • 三、番屯制度的形成
      • 四、熟番向番界地域延伸
      • 小 結
  • 第二章 琉球與中日的傳統關係
    • 第一節 古代中琉宗藩關係
      • 一、琉球仰垂上國
      • 二、清政府對琉球的冊封
      • 三、台灣清官對琉球船難的處理
      • 四、琉球館在古代中琉間的作用
    • 第二節 古代日琉詭秘關係
      • 一、古代中日關係
      • 二、琉球與日本對等的關係
      • 三、薩摩武力入侵琉球
      • 四、島津氏的詭秘統治
      • 小 結
  • 第三章 台灣事件前兩國繼受國際法實狀
    • 第一節 近代東亞公法繼受前提
    • 第二節 國際法傳播到中日的實況
      • 一、傳播到中國
      • 二、傳播到日本
      • 三、國際法在兩國間的地位
      • 四、近代中日鄰國關係的轉變
    • 第三節 中日運用國際法的實例
      • 一、中國處理船難事件慣例
      • 二、馬里亞老士號事件
      • 三、大沽口船舶事件
      • 小 結
  • 第四章 公法外的傷害外交
    • 第一節 圖謀台灣番地的奸計
      • 一、執拗法律條文
      • 二、騙取口實的行徑
      • 三、異常活躍的諜報
    • 第二節 挑釁行為的非法性
      • 一、滲透琉球剝離中國
      • 二、照會的騙術
      • 三、為證無主捏造證據
    • 第三節 外交手段的奸詐
      • 一、玩弄手段
      • 二、戲耍中國官員
      • 三、偏執一詞
      • 小 結
  • 第五章 偏離的仲裁
    • 第一節 領土概念的嫁接
    • 第二節 遏制戰爭的無力
      • 一、英國試探性問詢
      • 二、美國中立的態度
      • 三、干涉無法改變的侵略
    • 第三節 毫無是非的調停
      • 一、中國官吏聯夷外交
      • 二、列強外交的參與
    • 第四節 橫遭褻瀆的條約
      • 小 結
  • 結 語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