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特色
‧對台灣目前精神科聯繫照會護理、精神衛生護理面臨的發展困境作更深入 的探討。
‧精神疾患診斷分類以目前最新版的DSM-IV診斷分類呈現,並對健保給付所 依據的ICD-9編碼作詳細的說明。
‧在心理及其他治療方面,呈現了個別或團體、家庭、環境、復健、音樂、 懷舊、 藝術、遊戲、催眠等治療方式。
‧附常見濫用物質彩色圖鑑及精神科藥物之藥卡。
‧隨書附贈「學習光碟」。
‧對台灣目前精神科聯繫照會護理、精神衛生護理面臨的發展困境作更深入 的探討。
‧精神疾患診斷分類以目前最新版的DSM-IV診斷分類呈現,並對健保給付所 依據的ICD-9編碼作詳細的說明。
‧在心理及其他治療方面,呈現了個別或團體、家庭、環境、復健、音樂、 懷舊、 藝術、遊戲、催眠等治療方式。
‧附常見濫用物質彩色圖鑑及精神科藥物之藥卡。
‧隨書附贈「學習光碟」。
- 總校訂兼作者序
- 總校訂簡介
- 作者簡介
-
第一章 緒論及發展史/陳瑞蘭、陳淑姬
-
第一節 精神醫學發展史
-
壹˙西方精神醫學簡史
-
貳˙中國精神醫學簡史
-
-
第二節 精神科護理發展史
-
壹˙監禁式護理
-
貳˙管理式護理
-
參˙描述性護理
-
肆˙肌體性護理
-
伍˙精神動力護理
-
陸˙整體性護理
-
-
第三節 台灣精神醫學與護理
-
壹˙台灣精神醫學的發展
-
貳˙台灣精神衛生護理的發展
-
參˙台灣精神醫學與護理現況
-
肆˙台灣精神醫療之展望
-
-
-
第二章 精神科護理的倫理與法律/洪芬芳
-
第一節 倫理
-
壹˙倫理意涵
-
貳˙倫理理論
-
-
第二節 護理倫理
-
壹˙護理倫理意涵
-
貳˙護理倫理規範
-
參˙護理倫理原則
-
-
第三節 護理倫理的決策與困境
-
壹˙護理倫理的決策
-
貳˙護理倫理的困境
-
參˙案例練習
-
-
第四節 醫護法規
-
壹˙法律
-
貳˙醫護法規的功能與架構
-
參˙護理過失與行政、民事、刑事責任
-
肆˙精神科護理業務與責任
-
-
第五節 精神科病人的權利
-
第六節 常見的醫療疏失與預防措施
-
壹˙精神科常見的醫療疏失
-
貳˙預防醫療糾紛之措施
-
-
-
第三章 精神科護理過程的運用/黃宣宜
-
第一節 護理評估
-
第二節 護理診斷(或護理問題)
-
第三節 護理目標
-
第四節 護理計畫
-
第五節 護理執行
-
第六節 護理評值
-
-
第四章 精神疾病之病因、診斷與症狀/張榮珍、李朝雄
-
第一節 精神疾病的病因學
-
壹˙精神疾病病因學的特色
-
貳˙生理學因素
-
參˙心理學因素
-
肆˙社會文化因素
-
-
第二節 精神疾病的診斷分類
-
壹˙ICD診斷分類系統簡介
-
貳˙DSM診斷分類系統簡介
-
-
第三節 精神疾病的臨床症狀
-
壹˙意識障礙
-
貳˙情緒障礙
-
參˙動作行為障礙
-
肆˙思考障礙
-
伍˙語言障礙
-
陸˙知覺障礙
-
柒˙記憶障礙
-
捌˙智力障礙
-
玖˙智能障礙
-
拾˙病識感障礙
-
-
-
第五章 治療性人際關係與治療性溝通/陳瑞蘭、侯玟里
-
第一節 治療性人際關係
-
壹˙治療性人際關係的定義
-
貳˙建立治療性人際關係的目的
-
參˙治療性與社交性人際關係的區別
-
肆˙佩普洛的人際關係理論
-
伍˙建立治療性人際關係的要素
-
陸˙治療性人際關係的建立過程
-
-
第二節 治療性溝通
-
壹˙溝通的基本概念
-
貳˙溝通理論
-
參˙治療性溝通的原則
-
肆˙治療性溝通技巧
-
伍˙非治療性溝通技巧
-
陸˙影響溝通障礙的因素
-
-
-
第六章 精神科相關之各種治療/湯美霞、李姿瑩、黃宣宜
-
第一節 肌體治療/湯美霞、李姿瑩
-
壹˙藥物治療
-
貳˙快速安神法
-
參˙電氣痙攣療法
-
肆˙光照射療法
-
伍˙睡眠療法
-
陸˙胰島素休克療法
-
柒˙精神外科手術
-
-
第二節 心理治療/黃宣宜
-
壹˙分類
-
貳˙治療理論
-
參˙團體治療
-
肆˙家庭治療
-
伍˙其他治療方式
-
-
第三節 環境治療/黃宣宜
-
第四節 復健治療/黃宣宜
-
-
第七章 危機處置及護理/江青桂、黃一玲
-
第一節 危機
-
壹˙定義
-
貳˙特色
-
參˙分類
-
肆˙危機的發展過程
-
伍˙護理過程
-
-
第二節 暴力行為
-
壹˙定義
-
貳˙分類
-
參˙原因
-
肆˙護理過程
-
伍˙暴力處置的法律問題
-
陸˙面對暴力事件的反應及因應方式
-
-
第四節 自殺行為
-
壹˙定義
-
貳˙盛行狀況
-
參˙分類
-
肆˙原因
-
伍˙護理過程
-
陸˙自殺處置的法律問題
-
柒˙面對自殺事件的反應及因應方式
-
-
-
第八章 思考性疾患之護理/黃宣宜
-
第一節 精神分裂症
-
壹˙定義
-
貳˙診斷標準
-
參˙疾病分類
-
肆˙病因
-
伍˙症狀
-
陸˙治療
-
柒˙預後
-
捌˙護理
-
-
第二節 妄想症
-
壹˙定義
-
貳˙診斷標準
-
參˙疾病分類
-
肆˙病因
-
伍˙治療
-
陸˙預後
-
柒˙護理
-
-
-
第九章 情感性疾患之護理/黃宣宜
-
第一節 憂鬱性疾患
-
壹˙病因
-
貳˙症狀
-
參˙治療
-
肆˙預後
-
伍˙護理
-
-
第二節 雙極性疾患
-
壹˙病因
-
貳˙症狀
-
參˙治療
-
肆˙預後
-
伍˙護理
-
-
-
第十章 焦慮性疾患之護理/呂雀芬、林靜蘭、吳佳珍
-
第一節 定義
-
第二節 焦慮程度與適應反應
-
第三節 臨床症狀與診斷標準
-
壹˙恐慌症
-
貳˙畏懼症
-
參˙強迫症
-
肆˙創傷後壓力疾患
-
伍˙急性壓力疾患
-
陸˙廣泛性焦慮疾患
-
-
第四節 病因
-
第五節 治療及預後
-
第六節 護理
-
-
第十一章 類身體性疾患之護理/黃宣宜
-
第一節 定義
-
第二節 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
-
壹˙轉化症
-
貳˙慮病症
-
參˙身體化疾患(體化症)
-
肆˙疼痛疾患
-
伍˙身體扭曲疾患
-
陸˙無法分類的類身體性疾患
-
柒˙未分類的類身體性疾患
-
-
第三節 病因
-
第四節 治療
-
第五節 預後
-
第六節 護理
-
-
第十二章 解離性疾患之護理/黃宣宜
-
第一節 定義
-
第二節 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
-
壹˙解離性失憶症
-
貳˙解離性認同障礙
-
參˙解離性迷遊症
-
肆˙自我感喪失症
-
伍˙未分類解離疾患
-
-
第三節 病因
-
第四節 治療
-
第五節 預後
-
第六節 護理
-
-
第十三章 人格異常疾患之護理/黃宣宜
-
第一節 定義
-
第二節 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
-
壹˙第一群(古怪或奇特)
-
貳˙第二群(情緒化、不穩定或戲劇化)
-
參˙第三群(焦慮或害怕)
-
-
第三節 病因
-
第四節 治療
-
第五節 預後
-
第六節 護理
-
-
第十四章 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疾患之護理/黃宣宜
-
第一節 疾病種類
-
壹˙智能不足
-
貳˙自閉症
-
參˙注意力欠缺過動疾患
-
肆˙抽動性疾患
-
伍˙口吃
-
陸˙行為規範障礙
-
柒˙排泄性疾患
-
捌˙分離焦慮疾患
-
玖˙嬰兒或兒童期之餵食及飲食疾患
-
-
第二節 治療
-
第三節 預防
-
第四節 護理
-
專題介紹—飲食性疾患
-
心因性厭食症
-
心因性暴食症
-
-
-
第十五章 老年精神疾患之護理/金蓉蓉、余靜雲、施燕華、董俊平
-
第一節 譫妄
-
壹˙定義
-
貳˙病因
-
參˙症狀
-
肆˙診斷標準
-
伍˙治療
-
陸˙護理措施
-
-
第二節 失智症
-
壹˙定義
-
貳˙病因
-
參˙症狀
-
肆˙診斷
-
伍˙治療
-
陸˙護理措施
-
-
第三節 老年憂鬱症
-
壹˙定義
-
貳˙病因
-
參˙症狀
-
肆˙診斷
-
伍˙治療
-
陸˙護理
-
-
-
第十六章 物質濫用疾患之護理/金蓉蓉、馬玉琴、陳微拉
-
第一節 定義
-
第二節 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
-
第三節 病因
-
第四節 物質濫用的種類
-
壹˙酒精濫用
-
貳˙中樞神經抑制劑
-
參˙鎮靜安眠類
-
肆˙中樞神經興奮劑
-
伍˙迷幻劑
-
陸˙網路成癮
-
-
第五節 治療
-
第六節 預後
-
第七節 護理
-
-
第十七章 社區精神心理衛生護理/黃宣宜
-
第一節 基本面的省思
-
壹˙對精神疾患應具備的基本理念
-
貳˙生活品質對人們生活的意義
-
參˙生命文化的涵義
-
肆˙社區精神心理衛生之推展
-
-
第二節 社區資源的開發與整合
-
第三節 社區精神居家照護服務
-
壹˙社區體系
-
貳˙醫院體系
-
參˙護理人員的角色與功能
-
-
第四節 社區精神心理衛生發展方向
-
壹˙政策面的規劃
-
貳˙照護模式的建立
-
參˙專業能力的培育
-
-
-
附 錄
-
附錄一 精神衛生法
-
附錄二 精神衛生法施行細則
-
附錄三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摘錄)
-
附錄四 ICD-10-CM診斷分類名稱(摘錄)
-
附錄五 DSM-IV-TR診斷分類名稱(摘錄)
-
附錄六 精神科常見的技術
-
技術一 約束個案
-
技術二 監護隔離個案
-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7670/663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