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序
- 第一部 翻譯與世界觀
-
第一章 走出誤區踏進世界-中國譯學之反思與前瞻
-
1.0引言
-
1.1中國翻譯理論是一個開放的體系
-
1.1.1「成體系」與「自成體系」之別
-
1.1.2「回顧」與「規定」之別
-
1.1.3比較:「盲目的優越感」與「有根據的自尊心」之別
-
1.2中國譯學的理論個性是在國際互動中發展的
-
1.2.1「中國特色」:出發點還是目的地?
-
1.2.2歷時比較:特色還是共性?
-
1.2.3共時比較之一:語言的「異」與「同」
-
1.2.4共時比較之二:思維方式上的綜合與分析
-
1.2.5共時比較之三:「落後」與「進步」
-
1.2.6共時比較之四:文化心理的「內向」與「外向」
-
1.2.7發展方向:「接軌」與「正軌」辨
-
1.3結語:走出語區 踏進世界
-
-
第二章 舊題新解-從國際互看中國翻譯
-
2.0引言
-
2.1翻譯要不要理論
-
2.2重提「信達雅」
-
2.3翻譯是科學還是藝術?
-
2.4結語
-
- 第二部 翻譯與語言學
-
第三章 文本與翻譯-三維意義結構及其跨語言重建
-
3.0引言
-
3.1功能語法與翻譯
-
3.2言語行爲理論與翻譯
-
3.3意義結構:一個綜合的三維模式
-
3.3.1語言構成:意義結構的第一維
-
3.3.2交際互動態:意義結構的第二維
-
3.3.3美學效應:意義結構的第三維
-
3.3.4意義結構三維間的關係
-
3.4從文本類型/體裁看意義結構各維間的關係
-
3.4.1意義結構:形式和內容的整合
-
3.5翻譯是一個三維的過程
-
3.5.1道地的語言與創造性的語言運用
-
3.5.2信息分佈的重現
-
3.5.3效果匹配
-
3.6結語
-
-
第四章 翻譯單位再探-論以句子爲翻譯的關鍵功能單位
-
4.0引言
-
4.1有關翻譯單位範圍的爭論
-
4.2翻譯單位的重新定義
-
4.3翻譯單位與翻譯對等
-
4.4語言單位:在譯語文本建構中的三重性質
-
4.5文本單位的文本人格:三個功能
-
4.6把文本看作是翻譯的「目的」而「單位」
-
4.7句子爲關鍵的功能翻譯單位
-
4.8從句子層面看子句和段落
-
4.9以句子爲關鍵功能翻譯單位的翻譯
-
4.10結語
-
-
第五章 修飾關係及其翻譯-信息、意圖與效果
-
5.0引言
-
5.1修飾關係與前景-背景式信息分佈
-
5.2功能詞:既是句法負載者又是信息攜帶者
-
5.3詞:可供翻譯的語義值
-
5.4成分分析:詞的內修飾關係
-
5.5內修飾語和外修飾語
-
5.6結語
-
-
第六章 施事的句法地位及其在英漢被動句互譯中對信息呈現的意義
-
6.0引言
-
6.1施事位置和被動結構的形成
-
6.2施事的地位與主動形式的被動句
-
6.2.1倒裝結構
-
6.2.2非特定施事結構和無主語結構
-
6.2.3 PV結構
-
6.3顯性施事被動句中施事的地位
-
6.4施事在「是……的」和「的(……)是」結構中的地位
-
6.5結語
-
-
第七章 翻譯交際中形式與內容的整合-以漢語代詞的話語功能爲例
-
7.0形式、內容與交際:問題的提出
-
7.1隱性呈現與顯性呈現:形式內容整合以促成效際
-
7.2零代詞與全代詞:個案例證
-
7.2.1人稱代詞
-
7.2.2表領屬關係的「的代詞」
-
7.3結語
-
-
第八章 翻譯-理論、實踐與教學
-
8.0引言
-
8.1翻譯理論以及Holmes對翻譯研究的分類
-
8.2翻譯研究的超理論方面
-
8.3個案重提:簡·奧斯汀《傲慢與偏見》開篇句的翻譯
-
8.3.1供討論的文本
-
8.3.2對該句漢譯的評論
-
8.3.3供重新考慮的幾點意見
-
8.3.4一個基於功能語法與言語行爲理論的實驗
-
8.3.5漢語句法和實際語料對實驗結果的支持
-
8.3.6對翻譯實踐與翻譯教學的啓示
-
8.4結語
-
- 第三部 翻譯與文學
-
第九章 詩意的遊戲-從《登高》英譯看翻譯的實用美學
-
9.0引言
-
9.1原作分析
-
9.2譯作分析比較與翻譯試驗
-
9.3對仗與視點:兩個技術問題
-
9.4結語
-
-
第十章 從文體學和話語分析看《荷塘月色》的美學意義及翻譯試驗
-
10.0引言
-
10.1文與意:篇章分析
-
10.2內與外:句子分析
-
10.3音與形:結構重複
-
10.4結語
-
[附錄1]原文
-
[附錄2]英語翻譯試驗
-
-
第十一章 感知、認知與中國山水詩翻譯-從詩中有「畫」看《江雪》詩的翻譯
-
11.0引言
-
11.1供分析的原文
-
11.2逐行分析
-
11.3作爲心畫的全詩文本:一個有意的誤讀
-
11.4結語
-
[附錄1]《蜀江秋靜》
-
[附錄2]《雪溪行旅圖》
-
[附錄3]《寒江獨釣圖》
-
[附錄4]《寒江獨釣圖》
-
[附錄5]譯文
-
-
參考書目
-
Ⅰ.英文部分
-
Ⅱ.中文部分
-
Ⅲ.部分例子出處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